警惕“高回报” 背后的非法集资陷阱,关注养老领域的隐性危机
发布时间:2025.09.22
近年来,不法分子披着 “温情” 外衣,用 “关爱老人” 的伪装,设下一个个吞噬养老积蓄的非法集资陷阱。今天,张家港农商银行就来拆解这些套路,守住老年人 “钱袋子”!
一、养老领域非法集资常见的三大陷阱
陷阱 1:以“养老服务” 为饵,承诺高额回报
不法分子以 “高端养老社区”“旅居养老服务” 为噱头,承诺 “交押金享床位,每年高额返利”,甚至宣称 “投资越多,养老越有保障”。实际上,这些项目多是无资质的虚假项目,一旦资金链断裂,老人的本金和返利都会打水漂。
陷阱 2:“保健品+理财”套路,瞄准健康焦虑
有些不法分子先以 “免费健康讲座”“上门义诊”等公益活动接近老人,通过送鸡蛋、送米油拉近距离,再推销 “能治百病的保健品”,同时诱导 “购买保健品可享理财返利”“充值会员能优先获得养老服务”。这些保健品大多是普通食品,所谓的 “理财” 更是非法集资的幌子。
陷阱 3:“以房养老”变“以房骗钱”,掏空养老根基
“把房子抵押给我们,每月能领高额养老金!” 这样的承诺看似美好,实则暗藏风险。不法分子通过 “以房养老” 的幌子,诱导老人办理房屋抵押,将抵押款投入“高回报项目”,最终不仅让老人失去房屋所有权,还背上巨额债务。
二、守住养老钱,牢记 “三不” 原则
1、不贪 “高回报”:养老领域没有 “稳赚不赔” 的项目,凡是承诺 “年化收益超过 6%” 的项目,一定要多留个心眼,大概率是非法集资骗局。
2、不轻信 “陌生人”:对上门推销、电话邀约的 “养老服务”“理财项目”,保持警惕,别被 “贴心照顾”“亲情关怀” 迷惑,真正的养老服务不会出现 “送礼”“返利” 形式。
3、不轻易签 “合同”:涉及大额资金投入、房屋抵押、保健品购买时,一定要先和子女商量,或咨询社区居委会、金融机构志愿者,看清合同条款,别被忽悠签字。